文/高靖
國共內戰決定了現代中國的分裂命運, 國共雙方在1947年到1948年之間轉換了彼此的地位, 1949年徐蚌會戰則是決定了國府的敗亡命運, 在戰事推進過程中,美國軍援國府舉棋不定,讓國府士氣受打擊, 也暴露出某些美國官員的主觀偏見,造成美國不能堅定支持國府, 再加上當時蔣中正忙於競選總統,似乎忘了戰爭仍在進行, 這些都與國府的失敗有很大關係。
國府先是受制於1946年的美國軍火禁運, 影響到部隊作戰與裝備的後勤補給,又因政府財政困窘, 無力在美國商購軍火,只能期待遲遲不來的美援, 以致東北戰事頻頻失利,1948年初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敦促下, 華府當局才發現問題非同小可, 開始積極協助國府取得美軍剩餘物資的彈藥,可是行政程序耗時, 往往緩不濟急,尤其國府在戰事急轉直下時, 緊急向英國採購淘汰當廢鐵拍賣的戰車,美國卻橫加干預, 延宕大半年,等到共軍都度過長江,攻陷南京, 國府仍然無法獲得美國同意將這批戰車轉運到台灣。
從1947年9月到1948年3月,可說是國共內戰過程中, 國府逐漸由盛而衰的轉折階段,共軍在東北發動秋季與冬季攻勢, 將東北的國府軍隊困在長春、瀋陽、錦洲等處,喪失戰場主動。 共軍在林彪指揮下,分別在1947年9月14日到11月5日, 發動秋季攻勢,接著又在12月15日到1948年3月15日, 發動冬季攻勢,國府守軍處處被動。
這個時間,也正是蔣中正積極籌開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前後, 蔣中正忙著應付國府複雜的政局,還要煩惱東北的戰事,在1948 年5月20日蔣中正就任總統後,東北局勢惡化。 蔣中正希望挽救東北,在秋季與冬季戰役前, 蔣中正發現東北戰事不如預期,對東北地區政軍人事進行調整, 撤換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 改派陳誠兼東北行轅主任,將東北保安司令部併入東北行轅。 陳誠到任前,正是共軍展開秋季攻勢前,陳誠雖然力圖改革, 掃除貪腐,但國府軍隊積習已深,共軍發起的兩場攻勢, 讓國府飽受壓力。
共軍秋季戰役是針對瀋陽與錦州, 以及長春與四平街之間的鐵路交通展開襲擾,尤其是在山海關、 營口、瀋陽之間,以及瀋陽與四平街之間,以及四平街與長春、 吉林之間的攻勢,讓瀋陽、長春、吉林在即將到來的冬季, 可能會無法順利運送取暖所需的煤,國府被迫出城應戰, 也給了共軍逐次消滅國府軍隊的機會。
共軍冬季攻勢的最後階段,在1948年3月攻占四平街, 四平街地位關鍵,從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 國共雙方歷經四次會戰,戰況慘烈,國府失去四平街後, 長春與瀋陽間聯繫斷絕,長春已成孤城。蔣中正在冬季戰役結束前, 1948年2月12日,改派衛立煌接替陳誠指揮, 任命衛立煌為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但是情況仍然充滿悲觀。
當時蔣中正對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成員抱怨,東北的災難, 都是美國的責任,如果國府最後失敗了,那不是俄共或中共的原因, 是美國在國府迫切需要援助的時候,沒有兌現承諾的援助。
抱怨儘管抱怨,國府本身也有問題,根據國務院檔案,1948年2 月26日,國務院主管遠東事務的白德華( Butterworth)告訴中國大使館公使譚紹華, 對於中國的彈藥出口禁運,早在1947年5月解除, 可是直到9月他與中國大使館武官皮宗敢談到此事時, 中方並沒有表現出要向美國買武器的意願。
美國認為是中國政府不買武器,並非美國不允許賣武器給中國, 但是中國政府因為連年戰爭,財政困窘, 就算美國解除國府在美國軍火市場購買軍火的管制,但是國府缺錢, 只好等待美國援助。至於遲到9月才向美方表達採購軍火, 可能與共軍發動秋季攻勢有關。
中國在進入20世紀以來,幾乎是連年的軍事衝突, 國家建設屢屢受到戰爭影響,工業能力也不易建立, 八年抗日戰爭才過,國共內戰又起,國府自行生產軍火能力不足, 只能倚賴美國延續軍事能力,1948年1月26日, 外交部次長葉公超告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因為缺乏美國零件, 國府軍隊的3000輛美國卡車動彈不得。要在一般市場採購零件, 是美國軍援的10倍以上價格。
葉公超的說法,將當時國府工業能力不足,軍方後勤補給落後, 以及政府財政困難的窘況,充分地顯示出來, 美方後來並沒有同意提供國府這3000輛卡車所需要的零件, 這些卡車很可能就此報廢。
不過,美國內部有批支持中國的國會議員,在他們努力之下, 1947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經濟援助中國2770萬美元, 美國政府指派巴大維少將擔任駐華美軍顧問團團長。 這時共軍開始秋季攻勢,早在這之前,美方對於國府彈藥需求, 已在太平洋地區找尋美軍庫存,設法改列為軍用剩餘物資, 以非常低廉的價格轉賣給國府,不過,這個過程卻耗時許多月。
美國援助國府時間延宕,有些原因出在國務院官員阻撓, 國務院與美軍是兩種面孔, 1947年8月7日國務院中國科科長林沃德(Ringwalt) 給國務院備忘錄,說明他與譚紹華討論軍援中國的問題, 譚紹華表達中方為了時效,希望能從美國政府的庫存當中採購, 但是林沃德潑了冷水,他以推託的態度說, 他沒有協助國府從美國政府採購彈藥的權限。 林沃德在譚紹華離去後,建議國務院不要回答中國大使館的請求, 如果對方一定要給個答案,那麼就告訴國府, 美國現在沒有可以滿足國府需求的彈藥庫存。
林沃德說的不是實情,他是故意無視於國府的軍事需求, 因為美軍後來在美國國內,以及太平洋的馬里亞納群島、琉球、 夏威夷等地,的確找到彈藥提供援助國府。 林沃德曾在杜魯門總統紀念圖書館的口述歷史訪談當中, 表達出對蔣中正濃厚的偏見,林沃德以「蔣中正是個頑固的老混蛋」 ( he was a stubborn old son of a gun),以及蔣中正很笨等,形容蔣中正, 他還引用史迪威的說法,當史迪威不叫蔣中正混蛋的時候, 就叫蔣中正「花生」(The Peanut)。
中國大使館碰到這樣充滿偏見與傲慢的國務院官員,真是難以溝通, 對方也無意幫忙,還建議國務院對國府扯謊, 這樣傲慢官員在美國政府不在少數。 司徒雷登在1948年2月7日給國務卿的電報, 以比較客觀的角度說明美國必須援助國府的立場。司徒雷登認為, 國府失去東北,就有可能是促成軍事總崩潰的因素。 巴大維也同意這個看法,就是美國現在支援國府維持在東北的局面, 遠比往後協助國府取回東北要便宜許多。
司徒雷登表示,我們理解國務院不願意捲入中國的軍事處境當中, 但是我們早已捲入國府的失敗,而且美國的優勢地位受到損害, 尤其東北的國府主力有五個師是接受美國訓練與美國裝備。 除非我們趕快提供軍事援助, 讓國府得已因應在東北遭遇的立即而實際的情況, 如果國府的軍事情況惡化到危及國府的存在,這時再來援助, 就是浪費了。
1947年年底到1948年初的東北冬季戰役期間, 美軍積極協助國府找尋可用的彈藥, 1948年1月23日陸軍部長羅雅爾(Royall) 寫信告訴國務卿馬歇爾,美軍有庫存彈藥可以援助國府, 這封信戳破了林沃德的謊言。羅雅爾指出, 陸軍與航空部隊可以提供給國府的剩餘物資彈藥,馬里亞納群島( 塞班島、天尼安島)6500噸, 太平洋地區有1萬3000噸的各種大小炸彈。
2月24日,羅雅爾再次去函馬歇爾, 說明詳細供給國府剩餘物資彈藥的具體情況, 1月7日已經從塞班島移交國府3864噸彈藥, 其他包括馬里亞納群島、夏威夷、琉球, 還有5萬9462噸彈藥完成手續就可以提供。另外, 2月3日陸軍部同意896.41 噸的砲彈可以提供給國府。 夏威夷有1萬6266噸彈藥可以移交國府, 1266噸已在1月19日列為剩餘物資, 2月11日將剩下的1萬5000噸彈藥也列為剩餘物資。 琉球的彈藥約有2萬7500噸, 但是這些彈藥的情況需要進一步的檢視才能確定。 美國國內有650萬發五零機槍子彈,可以先由庫存提供給國府, 再由國府向生產商歐林工業(Olin Industries)購買同數量子彈歸還美國庫存。
衛立煌頻頻透過美國駐瀋陽領事館向馬歇爾求援, 東北戰況也的確對國府非常不利, 馬歇爾這時也認為應該要協助國府, 他在3月1日給羅雅爾的信函說, 他相信應該盡一切可能的努力去決定那些列為剩餘物資, 讓這些補給與設備可以提供給中方使用。
當美方開始積極協助國府獲得彈藥時, 國府早已接連在秋季戰役與冬季戰役失利,東北只剩下三個孤城, 情勢岌岌可危。美國的行政官僚程序造成不少延誤, 2月26日譚紹華拜會白德華,譚紹華抱怨,國府取得彈藥的努力, 被毫無必要的冗長協調程序給耽誤。歐林工業的合約( 五零機槍彈採購),早在1947年12月9日已經簽約, 卻遲遲到1948年2月25日下午4時才放行。
美國的官僚拖延,固然是個問題,國府自己毫無頭緒一團亂, 也造成影響。羅亞爾2月 24日給馬歇爾的信中提到,原本國府派船到塞班島, 預計1月30日將彈藥運走, 但是到了2月3日國府的運輸船都沒有出現, 直到24日也沒收到有關國府運輸船抵達的任何報告。
3月4日,馬歇爾給司徒雷登的電報, 更透露出國府上下一團亂的情況,馬歇爾告訴司徒雷登, 中國大使館已經接到通知, 可以協商採購夏威夷與太平洋地區的剩餘物資彈藥, 儘管中國大使館不斷要求提供剩餘物資彈藥, 美方也透過非正式管道, 事先提醒中方所要求的彈藥有可能同意提供, 但是中國大使館現在卻表示, 沒有中國代表獲得授權可以與美方協調採購夏威夷的彈藥, 中國大使館正在請求指示, 馬歇爾請美國大使館敦促中國政府盡快採取行動。
國府與美方來往爭取了半天的剩餘物資彈藥供給, 等到美方拖延許久同意後, 國府卻無人出現完成最後的採購談判程序, 蔣中正當時又要應付東北戰局, 還要運作國民大會推舉中華民國的第一屆總統, 可以想見他可能無暇注意這些程序問題,但是國府外交部、 國防部等,也不能及時應變,令人百思不解,從國府內部運作混亂, 決策輕重緩急不分,也就不難想像幾個月後, 東北國軍全數被共軍消滅,只有極少兵力從營口乘船脫逃, 實在沒有令人意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