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靖
美國曾是中華民國抗戰時期最堅定的盟友,但在國共內戰期間, 美國卻在關鍵時刻,對國府落井下石,不僅對國府採取武器禁運, 甚至開始盤算將台灣自中國領土分離出來, 對於攸關台灣局勢安定的台灣省主席人事問題,美國都要暗中介入, 僅憑美方人士個人的主觀好惡,無視於中國政局的客觀情勢, 千方百計趕走台灣省主席陳誠, 要讓台灣的親美派國府將領孫立人接替陳誠。 美方甚至以暫停美援台灣,逼迫國府更換陳誠,整個1949年, 國府在內戰兵敗如山倒,美國也不斷在台灣搗蛋。
經過一整年的施壓,國府終於在1949年年底, 換上吳國楨接替陳誠,但是美國沒有料中的是, 蔣中正1950年3月1日在台灣復行視事後, 將陳誠任命為行政院長,又在台灣省之上,吳國楨接任省主席後, 也引起不少爭議,最後終於因為與蔣經國爭權,心懷不滿, 出亡美國,在海外挾怨報復,對兩蔣在台灣的統治, 提出許多嚴厲批評,但這也讓吳國楨從此無法回到台灣,客死異鄉。
美國國務院公開檔案當中,1948年12月7日, 有一份駐菲律賓大使館公使費列瑟(Flexer) 與當時指揮占領日本的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會談記錄, 其中有一段是說明,費列瑟沒有對麥克阿瑟提到, 對於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或者孫立人(當時在台灣負責訓練陸軍部隊) 如果在蔣中正總統失敗的情況下,宣布台灣自治( autonomy),或者要求在聯合國的保護之下, 國務院應該採取什麼立場的粗略的想法。這段簡短的文字, 顯示美方當時已有把台灣與大陸分離的想法, 並且可能是透過省主席或者在台軍方將領推動。 魏道明是二二八事件後派抵台灣擔任省主席, 以安撫穩定台灣情勢為主, 美國內部文件顯示魏道明有可能分離台灣, 加上魏道明並非蔣中正信任的人,蔣中正已有換人打算。
尤其同一時間,徐蚌會戰進展不順利,蔣中正布局台灣,安排後路, 陳誠書信集收錄有12月7日給蔣中正私函,其中提到「 在此國家存亡之際,弟身為黨員,如總裁認為有可分勞之處, 自當遵命以赴,但不必擔負任何名義,目前戰略,應以廣州為中心, 以海南台灣為後方基地」。陳誠想法,與蔣中正不謀而合, 12月28日,蔣中正回函陳誠,指派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 由於陳誠遲未上任,蔣中正又在1949年1月2日去函陳誠, 質問為何不速就職,若再延滯,必夜長夢多,全盤計畫,完全破敗。 蔣中正還要求陳誠回覆何時到任。陳誠告訴蔣中正1月5日到任。 蔣中正後來在內外壓力交迫下宣布下野,仍然幕後操縱政局, 幾個月後決定在台灣設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
陳誠剛到任不久,美方就對他抱持負面評價,根據國務院檔案, 1949年1月15日,美國駐台北總領事柯倫慈(Krentz) 給國務院的電報,表達了對陳誠治理台灣能力的質疑, 也引述剛剛卸任台灣省主席的魏道明與孫立人的看法, 認為當時在台灣的海軍與空軍能力不足。
陳誠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2月2日約見柯倫慈,雙方談了兩小時, 陳誠擺低姿態,請美方多多提供建言,對柯倫慈表示, 我們沒有把美援處理好,實在很不好意思, 陳誠保證以後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陳誠可能知道美方對他的質疑, 在對話中,還特別提到胡適已經同意到台灣來幫助他, 希望藉胡適改變美方認為他過於保守的看法。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還在南京,台灣有台灣省政府, 但是美國卻思考分裂中國領土,甚至不惜出兵台灣。 根據國務院檔案,1949年1月14日,代理國務卿羅維特( Robert Lovett)給杜魯門總統的備忘錄建議,有關台灣問題, 羅維特主張美國策動澳大利亞或者菲律賓政府, 出面要求聯合國介入台灣問題,為台灣人舉行公民投票, 讓台灣人表達他們的意願。而且,在某個階段,美國必須出兵, 防止台灣被中共占領,但是在台灣內部與國際上, 都認為美國應該避免粗糙的片面出兵,不過, 目前適合美國出兵的時間還沒到來, 美國仍有可能在台灣建立非共產黨的中國政權,對抗中共入侵台灣。 如果情況不順利,美國仍有必要出兵介入, 但美國不是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 而是為了國際社會能夠接受的原則,台灣人的自決原則(self determination)。 如果中國政府已經明顯地無法抵抗共黨入侵, 美國應該全力支持台灣自治運動。 而且不論台灣對於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否重要, 美軍都應該為美國備戰,以防止共黨占領台灣。
1949年1月18日, 國務院檔案記載法國駐美大使館公使戴瑞丹(Jean Daridan)對國務院東亞事務官員提到, 如果中國大陸淪為中共統治,他不認為台灣仍然是中國的。 他也思考著在適當時機創造台灣獨立的可能性。
來自美歐的外國勢力都對國共內戰感到悲觀, 擔心台灣為共黨所攻占,多思考讓台灣脫離中國, 作為保障台灣的政治手段,這種思考也就影響到誰擔任台灣省主席, 誰就可能在必要的情況下,促成或者阻擾台灣自中國版圖分離出來, 陳誠的去留也就成了美國駐華外交官陰謀介入中國內政的重大議題。
根據國務院檔案, 2月18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發自南京的電報稱, 代總統李宗仁召見孫立人,表達任命他為台灣省主席的看法, 要將台灣作為中美建設性合作的基礎, 台灣省主席陳誠已經表達辭意,但是被蔣中正阻止。 由於李宗仁提及更換台灣省主席的問題, 3月2日國務卿艾契遜給柯倫慈的電報稱,由於省主席可能更換, 這樣一來,美方不適合太早接觸省主席,並且承諾給予支持。
駐台北領事館公使愛德嘉(Edgar) 在3月6日給國務院的電報, 這份電報引述美國駐美大使館參事莫成德說法, 批評陳誠缺乏開放與有效率管理所需要的特質, 由李宗仁以孫立人取代陳誠,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艾契遜3月8日回電,質疑孫立人缺乏行政經驗, 現在促使李宗仁換人,也許會出現比陳誠或李宗仁更差的人選, 因為沒有人保證李宗仁一定會指派孫立人。
莫成德又請愛德嘉電覆艾奇遜,說明省主席需要誠實、開放、效率, 而且不要與蔣中正的關係太密切,讓蔣中正把台灣當成最後的基地。 孫立人除了缺乏行政經驗之外,其他的條件都符合目前的需要, 孫立人也願意由合格的顧問提供協助。 他建議司徒雷登謹慎地推動以孫立人取代陳誠, 除非情況發展的必要,不要與陳誠打交道。
儘管國務院系統不斷推動以孫立人取代陳誠, 但是美國內部對於是否援助台灣,看法不一,莫衷一是, 有認為延後到省主席換人為止,有認為應該馬上援助, 穩定台灣局勢。
根據國務院檔案,3月14日,司徒雷登引述柯倫慈的說法, 陳誠請柯倫慈轉達秘密訊息, 如果美國政府希望孫立人擔任台灣省主席, 可以由陳誠向蔣中正請求,不要阻擋這個調整。司徒雷登認為, 這個意思是指如果沒有蔣中正的同意,沒有辦法改變台灣。 4月10日,司徒雷登給艾奇遜的電報稱,李宗仁間接向他建議, 如果美國仍然認為孫立人比陳誠更適合台灣省主席, 美方應該接觸吳忠信,這人與孫立人是同鄉,也很欣賞孫立人, 又是蔣中正的親信,李宗仁顯然希望更換省主席的建議, 不要出自於他。
儘管美方壓力不斷,陳誠並沒有被更換, 李宗仁要以孫立人取代陳誠的想法,也在蔣中正幕後運作下, 始終無法落實,加上當時國共和談正要進行, 李宗仁也無暇多管台灣的事情。4月6日, 愛德嘉在給國務院的電報,轉述莫成德的說法, 李宗仁延後由孫立人取代陳誠,現在只好與陳誠開始打交道。 雖然如此,美方仍不斷以恢復援助台灣為誘因,迫使國府更換陳誠, 最終蔣中正在1949 年年底向美方妥協,由另一位親美的前上海市長吳國楨,接替陳誠, 希望美國能夠支持遷往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
美方介入中國內政,向國府施壓驅趕陳誠下台的過程, 顯示這批美國駐華外交官,完全不懂中國政治,以為蔣中正下野, 副總統李宗仁擔任代總統,就能夠掌握國府全部的權力, 但是當時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國民黨以黨領政的局面, 美國人絲毫不願意去理解。
美國大使館人員也不懂中國歷史與民族情緒, 美國外交官僅從國際法觀點,認知台灣在戰後地位問題, 不懂中國人對於19世紀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壓迫的不滿, 尤其視割讓台澎給日本的馬關條約為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當時的卸任外交部長王世杰在台北演說,
宣稱台灣是光復的國土,不是軍事占領區, 馬關條約在1943年戰時的宣言當中已經無效(可能指開羅宣言) ,並且合法地回到中國版圖,在戰爭結束時, 由日軍手上重新具體地取收回台灣。 對於任何未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帝國主義控制,他都要提出警告。 王的演說,讓美方感到詫異,還特地轉發電報, 向國務院報告演說內容,這也正是美國官員無知的反應。
美國外交官在國共內戰期間,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 正是因為缺乏對中國歷史的認知, 也不了解國府在民族主義情緒影響下,對於收回失土的決心, 台灣對於國府當局,並不只是日本殖民地那麼簡單, 是光復過去由帝國主義國家侵占的失土, 並不能單純以國際條約的立場,解釋台灣地位問題。 也因為無法理解中國政府對於台灣的看法, 以為台灣只是另一個海島,雖然美國出於善意,防止共黨占領台灣, 卻無視於國共兩黨都視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看法, 美方天真地以為分裂台灣的作為,可以挽救台灣, 最後雖然沒有落實,但是這種想法影響台灣幾十年的政治發展, 台人對台灣獨立有所期待,與美國外交官長期暗中鼓吹, 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