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靖
蔡英文總統9月3日在層層安全防護下, 到了台北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主持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 蔡英文並不認同中國歷史,主張台灣獨立,要將台灣與中國分離。 我們不禁要問,蔡英文祭祀的是什麼?她心中既無中國, 又何以假惺惺地向烈士靈位獻花,鞠躬,這種假情假意, 有什麼意義。說到底,仍然是保留了表面的儀式, 但是毫無中國歷史內涵,這場秋祭儀式不過是場戲。
國府1949年遷台後,1969年建立忠烈祠, 每年三月二十九日與九月三日,分別舉行春祭與秋祭。 春祭是紀念革命建國,秋祭選在九月三日, 那是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中國軍隊八年來的龐大犧牲, 若是將1931年的九ㄧ八事變算起, 那麼中國軍民的犧牲又更多了,日軍強占東北後, 東北仍有敵後游擊活動,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 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在上海抵抗日軍侵略, 也是一場可歌可泣的戰鬥。 圓山忠烈祠當中都是中華民國建國歷程當中死難的國軍官兵, 這些人的事蹟何曾在主張台灣獨立的蔡英文生命中,留下印記? 她又何必犧牲星期假日的休息時間,跑來這裡虛情假意呢。
這或許是政客心中的某種戲劇演出,一如馬英九在總統任內, 念茲在茲的二二八事變, 馬英九老是要對二二八事變受難者家屬表達他的同情與哀戚, 無非希望擴大他的群眾基礎, 但馬英九對於他所出身的中國抗日歷史,卻是一知半解。
忠烈祠外面,豎起了三公尺高的護欄,就怕有人前來抗議蔡英文, 丟擲東西影響蔡英文的行程。在層層的安全維護下, 蔡英文來到忠烈祠,在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前獻花,在恭讀祭文後, 蔡英文率同陪祭、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 但是她真的理解秋祭的意義嗎?蔡英文不認同中國文化與歷史, 她去忠烈祠,就與馬英九紀念二二八一樣,都是政客的虛情假意。
2017年7月7日,恰逢是七七盧溝橋事變的八十周年, 盧溝橋事變是八年抗戰的開端,它的歷史意義非比尋常, 但是蔡英文與她領導的政府沒有任何紀念活動, 所有政府機關都沒有公開的紀念活動,只有國防部關起門來, 辦了幾場文藝活動,應付了事。蔡英文不紀念盧溝橋事變, 卻跑來秋祭,兩者都是與抗戰有密切關係的,但為何只來忠烈祠, 無非是春秋兩祭是重大政府活動,多年來都是由總統主持, 蔡英文在政治壓力下,未敢缺席,只好裝模作樣一番, 也順便向外省族群示好,可是有人會上當嗎?
兩岸的分裂,其實與抗戰歷史有密切的關係,在李登輝、陳水扁、 馬英九、蔡英文四任總統以來,台灣的歷史教課書被改得面目全非, 有關中國抗戰歷史,幾乎快要不見了, 這是因為台灣的台獨媚日史觀造成這種偏誤,因為主張台獨者, 當然不希望讓人們理解兩岸分裂的歷史由來, 這樣才能把中華民國描繪成外來政權,去中國化才有合法性。
兩岸問題與日本侵略中國,是有著密切關聯的,二戰時, 1943年10月,中美英三國在開羅舉行會談, 蔣中正提出戰後日本應將侵略占領自中國的東北、台灣、澎湖, 歸還給中國,這個主張獲得美國總統小羅斯福、 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認同,也就成為後來開羅宣言的重要主張。
二戰結束後,同盟國處理台灣問題, 多以開羅宣言當中的台灣必須歸還中國為基本立場。 甚至在國共內戰的關鍵時刻,儘管美國擔心台灣被共軍占領, 但是美國仍顧慮開羅宣言的立場,台灣必須歸屬中國, 若只在美國亞太戰略利益立場上奪取台灣, 美國也擔心恐怕會與未來的中國政府產生惡劣關係, 故對國共內戰採取放手立場,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才出兵台海, 穩定局勢。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檔案顯示,開羅會議期間, 小羅斯福曾對蔣中正提出在台灣之外, 將日本強占的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蔣中正當時很客氣地表示, 中國的立場是中美共同占領琉球群島,共同管理, 直到將琉球交由國際託管。實際的情況發展,美軍單獨占領了琉球, 隨著國共內戰的爆發,國府也沒有力量派兵到琉球執行占領任務。
當1970年代美國片面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政府時, 台灣當局曾表達抗議,因為中國政府的立場就是琉球的地位, 必須是戰勝的同盟國共同協商議定,不過, 尼克森並不理會在國際上漸漸失去地位的台灣的微弱抗議, 只想藉著美國與日本當局的秘密交易, 確保美軍在琉球群島的軍事基地使用權。隨著琉球移交給日本政府, 另一個不起眼的小島,釣魚台也一併將行政管理的權利, 移交給了日本,終於肇生了後來的釣魚台主權爭議。
中國戰勝日本,讓台灣重新回到中國的領土範圍,但在二二八事變、 國共內戰失利情況下,某些台灣人擔心國府統治台灣, 共軍會占領台灣,希望把台灣交由美國或者聯合國託管, 將來再尋求獨立機會。藉著國府內戰失敗退守台灣, 尚未與日本簽訂和約,台灣主權地位未定的言論就出現了。 如今台灣的許多台獨主張,無非就是當時這些言論思想的餘緒, 但是隨著台灣多年的主客觀情勢改變,現在的台獨論述與做法, 也與當年的有很大不同。
圍繞著台灣的許多重大政治爭議,多是衍生自二次大戰而來。 台獨問題是其一,釣魚台主權爭議也是。 可是若將台灣與中國歷史切割,將台灣與中國抗日戰爭歷史割斷, 就不存在統獨問題,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 就是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無關北京的任何看法, 釣魚台主權的歸屬,更非台灣必須關注的問題, 因為琉球群島的主權與台灣沒有關係。
抗戰期間,許多台灣同胞前往大陸,參加抗日戰爭, 其中藉反日爭取台灣獨立有之,也有藉反日推動台灣重回中國懷抱。 這些有關台灣人的抗日歷史,對於許多現在的台灣人來說十分陌生。 因為台灣人反日,完全違反現在的台獨團體的歷史論述, 他們的歷史觀向來就是日本殖民台灣,帶動台灣的現代化與文明, 日本殖民台灣是美好的, 大陸來的國府卻將台灣推到落後的發展階段。
中國對日戰爭的歷史,與台灣的現況,其實有很大的關係, 台灣從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就刻意淡化紀念抗戰, 所以在台北中山堂有抗戰紀念碑,但是有碑無文,徒具形式。 連結台灣與抗戰的光復節,也被刻意廢止, 要切斷台灣人對抗日戰爭的記憶, 讓這場戰爭變得與今日台灣毫無關係一樣,當然你也可以批評, 光復節這樣的節日,是鞏固大陸國府對台灣統治的合法性, 於今並不適用,反而可能誤中了大陸的一個中國陷阱, 可是撇開統獨爭論,開羅會議這樣的重大歷史現場,如何能夠忘記。
李登輝執政時期,雖然仍是國民黨統治, 但開始假借教育改革的名義,在教材方面進行了許多修改, 讓台灣一代接一代的學生,慢慢接受去中國化的教育, 到了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更變本加厲的進行, 國民黨雖在2008年執政,但是馬英九為了討好台獨團體, 並沒有調整去中國化的教育內容, 終於產生了現在蔡英文口中的天然獨族群。
紀念抗戰,並不是食古不化,或者八股教條。恢復抗戰的歷史記憶, 這是重新鏈結兩岸,不論你認為一中各表,同表一中, 台灣在中國抗戰歷史上,是有著重要關係的, 蔣中正在開羅會議提出歸還台灣的主張, 不正說明了台灣的確是中國的一部分。 可惜經過台灣二十多年的去中國化教育,人們已經淡忘抗戰歷史, 也分不清抗日戰爭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蔡英文到忠烈祠主持秋祭, 忠烈祠當中供奉著許多抗戰時期犧牲殉國的官兵靈位, 這些死難官兵的英靈不知道後來發生了內戰, 中國分裂成兩岸兩個政治實體, 英靈何曾希望他們身後是在台灣被人祭祀,而不是魂歸故土。 他們為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奮鬥犧牲,然而祭祀他們的人, 卻是主張台灣獨立,分裂國土的,這何其諷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