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靖
航行自由,其實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展現,美軍飛機與軍艦,在南海海域來來去去,北京雖不高興美軍在西沙鄰近跑來跑去,但也無計可施,因為美軍並未侵犯中國領海主權。遠離母港,到了遠方,告訴對方當地非你一人所能控制,就是一種力量展現。這幾年來,大陸軍機與軍艦,也有能力穿越太平洋的第一島鏈,美國沒有吭聲,除了釣魚台爭議外,美國沒有表示任何異議,只有一旁的台灣如坐針氈,民進黨政府不知如何因應,只好透過發布空中監控照片,安撫人心。
民進黨政府的心虛,是因為他們主張台灣獨立,害怕大陸反台獨的政治壓力,對於大陸軍方的一舉一動,自然是小心翼翼,但是兩岸實力消長,台灣毫無抵擋共軍越過第一島鏈的能力,只能運用媒體營造恐慌,以間接的方式營造對中國大陸的仇恨意識。其實這些大陸的軍艦與軍機,他們的航行與飛行任務,都不是直接針對台灣,主要的目的,還是向東亞,乃至世界,展現大陸的實力,讓日本、台灣等地知道,他們有能力在第一島鏈外行動,這是航行自由。
台灣刻意無視於這個航行自由的表達,只想營造大陸的軍事威脅恐慌,因為這樣有利於民進黨的選舉操作。大陸對自由航行的落實,是力量的展現,沒有危害到任何一個地區或者國家,否則美國為何沒有有任何公開批評,因為美國的軍隊,在全球都在作同樣的事情,以航行自由之名,打破當地的許多政治或軍事限制,爭取行動自由,大陸機艦的任務表現,不過是重複美國幾十年作過的事情。
這幾年美國軍艦或者軍機,經常在南海海域活動,但多在西沙鄰近,西沙群島的主權爭議,有中國大陸與越南,美軍的舉動,是在爭取自由航行,是以無害通過為姿態,在當地來來去去,目的在挑戰中國對西沙群島各島礁領海的主權主張,因為沒有侵入中國大陸主張的領海範圍,北京雖不滿,除了派機艦就近監控外,別無他法。
美軍的航行自由,是為了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是當其他國家對航行自由有所限制時,美軍就會以軍艦或軍機到當地,展示美國不接受某些國家的主張或限制,這已成為美軍的例行任務,確保航行自由,美軍才能夠便利地根據美國的戰略意圖,投射美國龐大的軍事力量。
美國主張的航行自由,不斷宣傳各國要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美國國會從來沒有通過這項國際公約,美國政府自己都不採行這項國際公約,卻強迫其他國家要遵行聯合國海洋公約,這就是國際強權的表現,美國政府不受海洋公約限制,美軍的所有自由航行的行動,卻都是要強迫其他國家接受這個標準。
美軍除了用力量落實航行自由,在冷戰時期,美國畫設防空識別區,這是用來協助美軍的軍事控制。以台灣而言,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是五邊形,這個特殊形狀,是讓美軍快速通過那個特別削去的角落,而不必引起台灣的注意。防空識別區沒有任何國際法的意義,它就是美國對全球力量支配下的產物。這是比領空還要更寬廣的範圍,當不明機艦進入這個領域時,基於防衛的需要,就要派出飛機與軍艦前往監控,過去所謂的不明機艦,主要還是針對共產圈的軍隊。
最近有中國大陸的轟六轟炸機多次經過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繞行台灣外圍後,返回大陸,這是共軍在進行遠海長航訓練活動。另外航母遼寧軍艦繞行台灣周邊,到香港訪問,也屬於航行訓練。過去冷戰時期,共軍能力有限,沒有穿越太平洋第一島鏈的能力,現在大陸共軍軍機與軍艦的航行能力,與過去相較之下,有長足的進步,共軍把活動範圍突破第一島鏈,那是很自然的表現,對於周邊的日本與台灣,在沒有被侵犯領空與領海之下,也只能注意共軍的行動。
大陸方面其實是有所控制的,譬如釣魚台海域只有公務船去,軍艦與軍機不會直接闖入,這是一種鬥而不破的姿態,以公務船挑戰日本對釣魚台主權的主張,表達北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這個鬥力的過程中,若是軍機與軍艦進入,那就會升高雙方衝突的層次,北京尚無必要為了釣魚台主權,鬧到與日本劍拔弩張,不可收拾。但是北京一連串的舉動,也是向美方展示北京有能力採取行動。
冷戰期間,蘇聯軍機就經常出現在日本周邊,南下經過台灣到越南,所在多有,蘇聯軍艦經過台海周邊,都是有過的。排除台灣視為盟友的美軍,俄羅斯與大陸機艦經過台灣周邊,這些都是一國實力的展現,還不需要上綱到解讀為敵意的升高。但是北京對於台灣而言,尤其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政府,自然要更加注意北京逐漸提高的軍事力量,當共軍擁有充分的航行自由,也就表示共軍的戰術活動更有彈性,這將使民進黨推動台灣獨立,出現不確定的因素,因為在共軍提高軍事能力下,可以阻擋美軍來援,台獨缺乏外國軍事援助,是不可能辦到的,只有台獨才會對共軍的軍事能力感到迫切的壓力。
台灣的陸委會對共軍落實航行自由的行動,進行了政治解讀,陸委會認為,亞太區域情勢複雜敏感,不論中國大陸軍事演習的目的為何,陸委會均認為中共解放軍不應藉由機艦巡航升高地區緊張態勢。中國大陸長期以來不放棄對臺用武,對台針對性軍事作為及威脅,嚴重破壞兩岸關係發展及區域情勢穩定,威脅臺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絕非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常態。面對中共當局一再威迫挑釁,我們有堅定的自我防衛決心與意志,呼籲陸方應自我克制,勿升高臺海緊張情勢。
陸委會的說法,證明了民進黨政府刻意把單純的航行自由行動,擴大解讀為兩岸情勢的升高,這無非是用來恐嚇台灣人民,藉以鞏固台獨的論述。兩岸情勢從民進黨去年執政以來,其實是冷對峙,大陸對台交流縮減,但台灣當局也對大陸人士來台,給予許多不合理限制,兩岸交流的降溫,並不只是大陸單方面的問題,台灣也在主動縮限,但表面上不聲張,把責任全部推給北京方面,這是民進黨政府狡猾的地方。
共軍軍事能力的提高,對於兩岸而言,台灣當然會感到威脅,但是並不是每一項共軍的行動,一定是針對台灣而來,共軍戰機連續出海,繞台飛行,共軍軍艦來到台海周邊,這些行動有兩個意義,主要的意義仍是共軍要展現他們活動的能力,他們的行動自由,不會受到其他國家的阻礙,共軍沒有侵犯任何周邊國家領空,這樣的情況,連美方也不便多所批評,因為美軍也是經常在大陸周邊活動,偵察監控大陸,如果共軍不該出海,那麼美軍的行動又如何自圓其說?
其次的意義,是間接與台灣有關,當共軍行動自由保持更大的彈性,將來台灣政治情況有變,台灣的軍事反應彈性空間就減少了,過去認為共軍無法觸及的太平洋海面,情況已經改變。其實早在共軍1990年代獲得蘇愷戰機與發展地對地導彈後,共軍的打擊能力已經涵蓋全台,但是這些力量不足以支撐對台獨勢力的壓制,如今共軍用慢速機編隊,用剛剛組成的航母部隊,繞行台海周邊,已經顯示共軍行動能力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對於軍事行動的解讀,重要的是動機,若誤判動機,就可能造成一些無法預期的後果。共軍最近繞台的行動,其直接的意義,仍以爭取航行自由為主,並不在威脅台灣,但是間接造成台灣的政治壓力,可是這種政治壓力是只有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政府才會覺得是威脅。若台北與北京保持持續的政治對話,堆疊善意與信任,進而能有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那麼這類行動的出現,就不會有任何的誤解與誤判。然而,民進黨政府沒有能力建構這樣的兩岸關係。
當然,北京對於統一問題有其自身的急迫,在李登輝執政時代,對台灣總統直選有飛彈試射,對兩國論有文攻武嚇,陳水扁執政時,北京提出了反分裂法,只有在馬英九時代,維持了八年的穩定對話。但是大陸在李扁蔡三人執政時期的這些行動,政治姿態遠高於軍事威脅。兩岸問題的根本仍在政治,若以軍事力量的高下,台灣僅有有限的防衛能力,兩岸若鬧到魚死網破,對台灣絕對不利,政治解決才是謀求長治久安之道。陸委會刻意把共軍行動,馬上升高為對台的威嚇,陸委會不能面對自己政府的台灣獨立運動造成的威脅,僅片面要求對岸克制,如果陸委會如此思考,可以想見國安會大約也是這樣,當台灣堅持走台灣獨立運動的政治路線,而不願面對現實,反思務實的政治手段謀求和平,那麼台灣將永無寧日,當北京耐性達到臨界點時,台灣的危機就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