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靖
華府智庫威爾森中心亞洲部主任、 美國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鄧志強指出,兩岸若統一, 將對日本造成潛在威脅。
鄧志強的說法,很有玄機,但也不令人意外。 我們必須要提出的質疑是,兩岸統ㄧ是中國內政問題, 或者是兩岸之間的政治問題,何勞美國人表達意見,橫加干預呢? 更何況美國對於兩岸雙方所採行政策的立場,不就是一個中國, 美國的政策並沒有挑戰或者反對一個中國, 兩岸統一難道不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嗎? 鄧志強對兩岸統一的負面評價, 其實是在推動戰略對抗北京的立場表達,是間接鼓吹繼續兩岸分裂, 以台灣作為聯合亞太地區抗中的環節之一。
鄧志強認為,台灣和日本有許多共通利益, 可就此加強安全和其他合作,台灣具自衛能力,不僅符合美國利益, 也符合日本利益。 鄧志強是在美國智庫有關中國大陸防務與安全研討會上, 提出了他的看法。鄧志強在討論台灣在東海角色時指出, 台灣在處理釣魚台列嶼主權爭端時,不陷美國和日本於困境, 符合台灣利益,台日漁業協定和台灣主張和平對話,降低緊張局勢, 都是這種處理方式。
鄧志強說,台灣和中國大陸在東海的角色非常不同。 若中國大陸與台灣統一,將對日本產生巨大影響, 地理上將對日本更具挑戰,更具潛在威脅, 包括提升中國大陸包圍日本的能力,可能削弱日本國際貿易資源, 維護台灣的自衛力,不僅符合美國利益,也是日本的利益。
解析鄧志強的論述,與美國現在採行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同, 是完全站在一中一台的立論點, 把北京與台北看成是兩個獨立的國家,台灣必須與西方靠攏, 這才是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兩岸不能統一,因為兩岸統一, 西方國家將失去對台灣的影響力,區域鄰近的日本首當其衝。
從鄧志強的論調看來,這位國防部的卸任官員, 顯然對於美國國務院的中國政策或者兩岸政策由來, 缺乏嚴肅與完整的認識,才會公開鼓吹兩岸統一威脅論,說穿了, 兩岸統一威脅論,這個所謂的威脅,並不來自台灣, 而是國家實力日漸提高的中國大陸,在大陸的政治、軍事、 經濟力量逐漸提高的當下, 鄧志強仍然繼續用過去冷戰時期的圍堵觀點, 要控制台灣擋住中國大陸勢力往太平洋擴張。
鄧志強鼓吹台灣加強軍備,這樣一來, 台灣可以有足夠軍事力量維持兩岸分裂的現狀,而兩岸分裂, 符合美日兩國利益,但是兩岸分裂對於中國的利益,又在哪裡, 北京可能放任台灣問題可以永遠不解決?兩岸問題若如鄧志強所言, 只用軍事防衛力量確保分裂,而不是美國歷任總統過去一貫的立場, 就是台灣足夠的防衛力量,可使台灣與大陸交涉時有足夠的信心。 換言 之,從卡特總統推動與北京建交以來,美國對台軍售, 提供台灣足夠防衛武力,都是為了讓台灣不會被大陸強制武力統一, 但更深入探究美國政府立場, 並不是反對兩岸以和平方式找到解決方案,台灣的防衛武力, 是要確保兩岸能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但不是促成台獨, 與兩岸永久的分裂。鄧志強宣揚兩岸統一威脅論, 鼓吹台灣加強軍備,顯然與卡特以來的對台軍售政策立場, 有很大的偏離。
鄧志強在釣魚台主權爭議上面,露了馬腳, 因為他肯定台灣沒有與大陸聯手, 為了釣魚台的主權與日本展開抗爭。台灣何其無奈, 為了配合美日兩國的利益,必須犧牲自己的領土主權, 看來鄧志強心中並無台灣的利益,只有美日的利益。
台灣對於釣魚台主權問題的虎頭蛇尾立場,眾所皆知, 是在美國壓力下使然,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 發生在美國即將放棄台灣國府,積極發展對北京關係之際, 國府為了拉攏美國,自然不能挺直腰桿聲索釣魚台主權。
釣魚台問題起源於美日秘密外交, 美國片面將琉球群島主權交給日本, 違反了二戰期間各同盟國的共識,1943年的開羅會議,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解決台灣戰後歸還給中國的問題後, 甚至曾經提議,將琉球歸還給中國,當時蔣中正並沒有接受, 顯見當時美國並不認為琉球歸屬日本。
美國將琉球交給日本,主要是冷戰思維下,確保琉球的美軍基地, 在轉移琉球主權同時,也將釣魚台行政權交給日本, 中國始終認為擁有釣魚台主權, 兩岸的政府都認為釣魚台主權歸屬中國,不是日本。 可是台灣需要美國的政治與軍事支持, 只好隱忍釣魚台主權被日本侵占,幾十年來, 媚日的李登輝政府默許日本在釣魚台問題上大做文章,陳水扁、 馬英九、蔡英文三位總統, 也都不敢強力主張中華民國對釣魚台主權, 都是因為媚美的政治立場使然。
鄧志強舉釣魚台主權爭議,說明兩岸統一對於日本構成潛在威脅, 也就是說,美國人認為兩岸統一後,中國勢力擴大, 會對美國造成影響。鄧志強的論點, 是完完全全站在美日的戰略利益,而不是台灣在兩岸問題當中, 究竟應該尋求什麼樣的政治解決,以及可能的最大利益, 鄧志強所期盼的,只是台灣對美日一面倒, 但不提任何台灣在兩岸問題當中的具體解決方案, 只是簡單地用加強軍事防務這種浮面的論述當成結論。
按照鄧志強的邏輯,台灣在兩岸戰火當中, 只是為了美日兩國利益戰爭,這完全不符合台灣自身的政治利益, 因為台灣今日尷尬的國際地位, 都是拜日本與美國找中國大陸建交之賜, 日本在1972年搶在美國前面,倉促與北京建交, 當時對台灣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其他國家與北京建交, 因為日本畢竟是東亞地區重要國家,日本當時外交上向北京傾斜, 今日又出現反中,這是不同時段,不同利益的矛盾使然, 台灣不能盡信鄧志強論述,必須考慮自身的利益,否則不知道何時, 當利益的天秤改變時,美國與日本又將拋棄台灣。
至於日本害怕兩岸統一,這也不算新聞。早在冷戰時期, 日本對於中國大陸,是又怕又愛,害怕中國大陸的軍事與政治力量, 又想開發大陸的商業市場,日本很早就有議員跑進大陸, 想要打開大陸市場,北京與日本一直有低調的往來。日本對於台灣, 是看不起,又不能不要這個朋友。
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因為內戰問題, 無法參加多邊的舊金山和約簽署典禮,被迫在台北的台北賓館, 另外舉行雙邊的中日和約簽署典禮。 台北與東京雙方談判和約過程中,日方表現出強硬與蠻橫的態度, 讓人看了不禁要反問,究竟誰才是二戰戰勝國,誰才是戰敗國?
儘管如此,為了爭取日本對國府主權的承認, 國府在和約談判過程讓步不少,包括不要求日本賠償中國戰災損失。 國府因為內戰失敗遷台,仍堅持一個中國, 表達國府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迫切需要外國的承認, 日方也藉這個機會,反轉了談判立場, 日本政府從來就不是個講信義的政府,日後放棄國府, 轉而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更充分顯示其外交政策的本質。
日本始終不希望台灣歸屬於大陸,因為台灣地位的轉變, 將破壞地緣政治上對大陸的圍堵, 日本的基本態度就是台灣不要被北京所控制, 台灣被任何人控制都無所謂,就是不可以給北京。 根據美國國務院解密檔案,早在1967年3月10日, 美國駐寮國大使蘇利文給國務院的電報當中, 都曾經提到台灣與澎湖永遠與中國大陸分離, 符合美國與日本的利益。美國與日本在「兩個中國」的情況下, 都是有利益的。
1972年9月29日,北京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 1971年11月30日,就在日本與北京建交前一年, 美國駐華大使館發給國務院的電報, 其中轉述外交部次長楊西崑的說法,張群在去年夏天訪問日本時, 曾與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前首相岸信介,有一場特殊的會談, 佐藤榮作與岸信介請張群轉交蔣中正總統一個絕密訊息, 這個訊息是建議蔣中正,中華民國未來唯一的希望, 就是採行分離策略,放棄對大陸的所有主張。
從兩件美國國務院的解密檔案,我們可以看到, 日本長期以來就是對兩岸統一抱持負面看法, 而且日本對這個政治立場,毫不掩飾,連美國外交官都知道。不過, 這些論點的根本立場,並不是取決於台灣如何如何, 而是北京與美日等國所採取的姿態。1970年代是冷戰高峰, 美國要聯中抗蘇,打中國牌成了國際潮流,日本自然不甘落人於後。 今日北京在亞洲乃至世界所擁有的政治實力,慢慢強大, 美日都認為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才會有加強台灣軍備, 不認同兩岸統一的觀點。
台灣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以及大國外交彼此勾心鬥角的紛亂, 對於自身的政治利益,要有清晰的看法與方向, 過去毫無選擇地向美日靠攏, 是國民黨政府為了苟安於台灣的無奈選擇, 今日的國際局勢與兩岸情勢,都早已經發生根本的改變, 不能再用過去冷戰思維,台灣對於過去美日如何放棄台灣, 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各國的利益是可能因著情勢轉變而轉換, 若某刻北京與美日情勢緩和, 台灣當局仍受類似鄧志強的言論所迷惑,盲目媚日親美, 早晚還是要重蹈過去的重大挫敗。